美章网 资料文库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第1篇

“人们蔑视辩证法事实上是不能不受惩罚的。人们可以对一切理论思维随便怎么样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人们就是两件自然界的事实也不能联系起来,或者对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不能了解。”这里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辩证法在指导具体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其中的根本点在于如果忽略了辩证法的指导,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结果,这便是忽略辩证法要受到的必然惩罚。针对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片面注重实证,忽视哲学指导和理论思维的倾向,恩格斯明确指出了哲学的重要性。其实,忽略哲学指导也是受某种哲学指导的结果,只不过这种哲学是形而上学的时髦哲学,而不是客观认识事物本身的辩证哲学。总体看来,本部分主要有《导言》、《〈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三篇论文和有关札记,主要在论述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提出自然辩证法,并指明它在全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是全书论证的逻辑起点。“辩证法的规律就是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概括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它们可以简化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辩证法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共同的规律,这个普遍规律存在于事物本身,可以被发现、概括乃至运用,但不能被推出、强加甚或否定,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也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法最基本的三个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坚持用矛盾分析法看待事物,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把度作为事物量变与质变的分界线,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从既部分吸收又合理超越的“扬弃”观念出发,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辩证法的这三个规律,已经被黑格尔进行过详细阐述,但却是在唯心主义的前提下,窒息了辩证法本身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黑格尔哲学,吸收它的合理内核,又剥离它的错误形式,从黑格尔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本身就是辩证法规律的一次生动运用。

“所谓客观的辩证法是支配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的辩证法,即辨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种对立,通过它们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互相转化或转化到更高形式,来决定自然界的生活。”客观辩证法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辩证法,不仅包括三个基本规律,也包括同一与差异,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等基本范畴。在唯物主义的观念中,存在决定意识,作为主观意识的客观基础,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辩证法必然是同一个辩证法,因此主观辩证法必然和客观辩证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自然界事物所具有的矛盾对立、彼此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在主观辩证法中同样存在,并且以更加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说:“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是被正确地认识了,必然是相互一致的。”“在思维的历史中,一个概念或概念关系(肯定和否定,原因和结果,本体和偶然)的发展和它在个别辩证论者头脑中的发展的关系,正如某一有机体在古生物学中的发展同它在胚胎学中(或者不如说在历史中和在个别胚胎中)的发展的关系一样。”认识自然的辩证法,即思维的辩证法的发展同样需要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一如自然界本身的辩证发展那样。虽然个体人的辩证思维发展不过是个短暂的过程,但正如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才形成胚胎一样,要理解作为演化结果的个别胚胎,就需要对照整个胚胎进化史,同样,要理解具体个人的辩证思维,就需要理解主观辩证法发展的漫长历史。因而,辩证思维规律的发展经历了长期探索的历史,主观思维的发展有坚实的客观基础,主观辩证法必然符合客观辩证法。总体看来,本部分包括《辩证法》这篇论文和《偶然性和必然性》、《关于判断的分类》等札记,重点论证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几对重要范畴,提出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必然一致的根本原则,是全书论证的展开。

二、自然辩证法的体现:运动与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性质

“运动,就它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在自然辩证法中,运动是处于基础位置的核心概念。运动,不仅是简单的位移,而是一切事物和对象的固有属性,是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共同原因。从这个意义上看来,自然、社会乃至思维必然都具有运动的特性。唯其如此,事物才会有发展变化,并遵循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如果自然科学企图寻找统一的作为物质的物质,企图把质的差异归结为同一的最小粒子的结合上的纯粹量的差异,那么这样做就等于不要求看到樱桃、梨、苹果而要求看到作为水果的水果;不要求看到猫、狗、羊等等,而要求看到作为哺乳动物的哺乳动物,作为气体的气体、作为金属的金属、作为石头的石头、作为化合物的化合物、作为运动的运动。”在具体和抽象的关系中,抽象高于具体,但又来源于具体,并非存在超越具体的抽象,而是抽象恰恰存在于具体中。相对于概念的抽象性和事物的具体性,“思维具体”比具体事物有着更为丰富的具体性,它结合了抽象思考,超越了具体事物,因而具有更多的内涵。如果不能辩证把握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将导致徒劳地去寻求某种抽象的实体存在,从而把一切变化视为量上的排列组合变动,否认质的变化,这是违背辩证法理论指导的一个结果。

“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并且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最后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整个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对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运动,和对思维的运动,都一定是一样好地适用的。”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高度一致,成为整个理论思维的根本前提,否认二者的一致性,要么走向唯心主义,要么走向庸俗唯物主义,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是分析各种事物对象的根本指导方法。这种指导作用已经在自然科学的实践和发展中得到验证,在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辩证法的规律也一样适用和好用。因此,自然的辩证法必然向社会的辩证法转化,它们连同思维的辩证法,都是一个辩证法。总体看来,本部分包括《运动的基本形式》、《运动量度──功》、《热》、《电》等论文和有关札记,分析了运动这个核心范畴,并在各门自然科学发展实践中检验了辩证法,是全书论证的思想升华和具体体现。

三、自然辩证法的转化:从自然的辩证法到社会的辩证法

“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是如此。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自然界的各种物料是人的劳动对象,劳动成果作为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因而,劳动成果可以说是人类一部打开的心理学。但劳动还具有更多的意义,人之所以成为人,更因为在劳动实践中,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了从猿到人的根本质变。“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它们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逐渐过渡到人脑……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用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也是劳动。”劳动使人从动物中独立出来,和其他一切动物形成根本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促使猿脑逐渐进化为人脑,成为人类演化历史中的重要动力。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仅仅利用自然界,而人类却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但是经过长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了寻清楚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方面的影响,并且因之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人类通过劳动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但人类存在于自然之中,具有自然属性,因而要遵循自然规律,这不仅由于违背自然规律将受到惩罚,更由于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来源于自然本身,违背自然规律等于违背辩证法。来源于自然界的辩证法同样适用于社会领域,因而自然辩证法必然转化为社会辩证法。但仅仅认识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领域运用辩证法就需要对社会进行改造和变革,这是自然辩证法规律的必然要求。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第2篇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性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曾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与技术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与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能力结构,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及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就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互补,该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当代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研究自然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容、方法及其人文蕴涵,研究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反之,如果把这些知识排除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凭借思辨、猜测、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进行研究,而这些属于人类早期的做法,或者说是宗教、神话、文学的做法。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即人文科学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指出人文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罗姆•凯根提出建立“第三种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当代科学为其融合设置了障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沟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对事物立体化、真实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这些理解与认识为基础,以现实事物为基点,协调、统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与处理,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缓解、预防或避免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社会等问题的发生。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沟通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的实践底蕴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第3篇

1.教学过程不合理教学过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时代性不足。目前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5个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偏重于经典理论的阐释,对于科学与伦理关系的探讨、思维方式演进规律的探寻等时代焦点性问题至多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分析。二是课堂规模超大。由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从1980年的每年不足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53.9万左右,而师资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这造成现在高校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班级一般都在150人以上,甚至200人以上。其直接造成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工作量大,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提高,追踪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二是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院系,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到课率低。不少研究生认为学习本课程是为了获得学位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更为突出,由于其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性,这导致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错误地认为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并不重要,专业课程才是学习的重点和核心;由于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班级规模普遍较大,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一旦处于“放松”状态,研究生到课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即使有部分课堂学生到课率较高,但吸引学生的主要是教师上课时所展现出的幽默感或讲述的有趣故事,教师表演的色彩远大于教育的实际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1.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的首要原因应是该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名称源于1925年在苏联首次公开出版的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1956年我国在制定全国十二年(1956—1967)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时,首次确认恩格斯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处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一门独立科学,暂定名为“自然辩证法”。自其诞生以来,关于其学科归属一直争议不断。主要是三种意见:一是认为应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其基本依据为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由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与思维辩证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二是等同于哲学学科门类中“哲学”的“科学技术哲学”,其基本依据是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当代形态。三是认为“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并不是作为一个学科而是作为一个“学科群”在发展,其基本依据是这门课程具有“马列、哲学与政治”三门课程的属性。而根据《意见》制订的教学大纲则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学科分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并没有“自然辩证法”二级学科。

2.学科组织体系不顺,师资队伍水平偏低由于学科属性不明直接导致学科组织体系不顺,表现为自然辩证法课程在《意见》中明确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其课程应归属于承担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独立教学实体二级单位,一般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但许多重点大学一般都有专业的哲学院系,甚至设有科技哲学专业,这些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一般由这些哲学专业院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技哲学相关内容展开,大大削弱了该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有明显的“大口袋”特色,即该学科具有开放性、动态适应性、交叉性、跨学科性等特点,这实际上对任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自然辩证法教师大都是文科背景出身,自然知识匮乏,更谈不上紧跟最新科技前沿成果。

3.课时数较短和教学内容丰富性之间的矛盾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已按照《意见》和新的教学大纲全面展开。《意见》规定将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从必修课(3学分,54学时)调整为选修课(1学分,18学时)。经过2012年、2013年两个教学周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明显感觉到与自然辩证法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相比,18个课时过于短少,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在2013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又增加了十八大精神的相关内容。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三个方面,将十八大的新观点、新提法体现在大纲的各个章节中。[1]65这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有效性路径分析

1.加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建设是基础当前“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科定位。学科定位的基本依据在于准确理解学科的研究对象。2012年版教学大纲将“自然辩证法”定义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虽然在表述上同1979年版、1991年版以及2004年版全国统编讲义或教材略有不同,但其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的方法。这种观点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板块化理解的产物,即将马克思主义简单的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界的认识规律)。实际上,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著作中所阐释的“自然”其内涵绝不仅限于自然界,是包含“社会和思维”意义上的自然,是全部现实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全书内容的安排上,既讲“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也讲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原因。如这样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不是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混淆了呢?显然不是,前者强调的是对全部现实世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后者则强调的是在掌握前者的基础上,对全部现实世界能动的改造,即社会实践。这同科技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对自然、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根本不同的。所以,为了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的共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再设一个“自然辩证法理论”二级学科,哲学门中保持现有“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是个不错的选择。

2.理顺学科组织体系,提高师资水平是保障学科定位准确为理顺学科组织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自然辩证法”定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之后,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自然应归属马克思主义学院。鉴于在国内重点大学目前大多数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大都属于哲学院系,可以让教师自己选择是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和研究,还是继续在哲学院系从事科技哲学的教学和研究。这样有利于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对于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应加强相关学科内容的培训,尽快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因“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大口袋”特色,所以,应根据任课教师学科背景的不同,分别进行培训。就目前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师队伍现状而言,人文学科背景的教师占大多数,所以要加强任课教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在教学班级的组成上,鉴于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逐渐扩大,可以把教学班级分为两大类:专业硕士类和学术硕士类。任课教师也可分为相应的两类。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第4篇

(一)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出勤率低、上课精神状态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一些同学一直关注自己的智能手机屏幕等情况。为此,在问卷中专门就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展开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是自己当前所需要的;38.3%的学生选择的理由是科研任务重,政治课有时候和专业课时间冲突,不得已只能舍弃政治课;39.4%的学生不满意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整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无视学生的存在;33.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机械,考前突击一下即可应付,所以上课来不来、听或者不听,关系都不大。

(二)师生之间交流少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改革之前,在54个学时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细致,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探讨,学生参与讨论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希望能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中寻求答案的话,他们也可以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提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但是,改革之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学时数降到18,学校的课程安排一般是4节课连上,这样师生课堂见面的机会至多5次,并且每次上课的时间连讲课都满足不了,更别说留出时间给学生讨论。有的学生描述当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是“匆匆太匆匆”。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36.6%的学生对课堂同学演讲,大家参与讨论表示很感兴趣,并且自己愿意参与;49.5%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对于自己是否参与感到犹豫;只有13.9%的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冷漠。总之,由于受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限制,改革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课堂讨论少,无法满足学生想要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的愿望。

(三)学生的实际收获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学生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重视不足并非毫无缘由,除了上课时间冲突、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对于课程收获与期望值之间有差距而产生了对本课程的失望情绪。在“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收获”这一问题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反映,课堂讲授内容有限,老师讲的不是他们所需要的,而学生想知道的内容,老师却没有涉及,课后想要积极补充学习的学生得不到相关的学习资料。32%的学生认为,虽然上课时老师推荐了课外阅读资料,但是不愿意自己去购买,而图书馆借阅又比较麻烦,并且同一本参考书图书馆馆藏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要。总体来讲,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需要一段调整与适应的时间。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调整教学内容,探索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本门课程教学目的。

二、“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内容

根据前面总结出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与学校研究生院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分析和论证,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操作方式。

(一)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教学知识点,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2013年,“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拿到了以郭贵春教授为首席专家,陈凡、吴彤等教授组成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五大板块[2]。显然,要在18个学时内完整地讲解这五个部分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便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在调查问卷中专门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试图了解学生“学”的愿望与兴趣,以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内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参与选择课堂内容,需要统筹考虑,既要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又要将核心的内容讲授给学生。所以,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将教材中五大板块的内容细分成60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每一个板块中将自己最感兴趣的5个知识点圈出来。学生网上选课之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对知识点关注度的高低排序,选择出课堂主讲知识点,然后经过授课教师的统筹加工,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使整个教学知识点尽可能地系统化。对于课堂没有时间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推荐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的参考资料,放在一个“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供大家学习或使用。网络平台包括课堂主要知识点、课后自主学习参考资料、主要研讨议题、师生交流共享平台等板块。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仅弥补了课堂时间不足,也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改革教学形式:课前提问、课堂研讨与课后无缝对接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后的一两年里,教师非常熟悉的教学体系一下子被压缩到原有课时的三分之一,大家都感觉课堂时间不足,谁也不愿在课堂上浪费一分钟时间,教师“满堂灌”的情况更突出了,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缺乏活力。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尝试进一步改革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改革主要体现在新的教学模块设计上,即把课前提问、课堂研讨和课后实践三个环节紧密接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了解下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研讨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在教师课堂讲解后,学生结合问题以多种形式展开自由研讨。由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学生自由选课,所以每一个授课班级都包含多个“专业”,一个研讨话题在不同“专业”学生那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产生创新的火花,这样的研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训练了学生从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到科学研究方法论这一部分,课堂上同学们交流如何运用中国知网到谷歌学术、谷歌图书、LibraryGeneis、SearchWorldCat等搜索引擎检索文件,很多学生课后尝试检索希望得到的文件,获得了成功。虽然在课堂上只有十几分钟甚至是几分钟的交流,但是对他们来说却非常有用。

(三)调整教学时间:提前选修与增加上课时间自由度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前,也就是本课程是54学时的时候,每学期每位教师承担的班级有限,否则工作量太大,由此造成单个班级人数基本上都在150以上,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课程学时数减少之后,每位教师可以承担的班级数量增加。为了搞好小班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中国矿业大学规定本课程选课班级单位人数上限是80。小班授课带来了诸多便利,教师和研究生院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设置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调整。首先,对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简称推免生)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时间做出重大调整。原本学生选修硕士期间的课程都要在正式入学之后,但是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恰恰是选修课程最多的一年,同时几乎所有理工科的学生都要参与到老师的科研中去,推免生甚至从本科期间就在导师的科研团队从事科学研究。正是由于硕士生第一学年学习和科研任务都比较繁重,在科研与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冲突时,学生往往牺牲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推免生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初,基本上就确定了自己可以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在其他同学忙着考研和找工作的时候,推免生最为轻松。所以,中国矿业大学从2013级推免生开始试行提前开选修公共课,也就是对2013年秋季入学的推免生,在2013年的春季,在自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入选课系统进行提前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学生的压力,也提高了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其次,增加学生上课时间的自由度。由于教师承担的课程在周次上较为一致,每周在所有的班级上主讲内容相同,授课固定在一个教室。这为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学生偶尔出差或有其它学术活动,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有冲突,他们可以选择本周的另一个时间到同一教室中听课。假如一位教师同时承担5个班级,那么一周内学生几乎每一天都有听课。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第5篇

“自然观的研究要求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人们关于自然界辨证发展的总图景。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工自然是人按照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自然界。窑洞景观的组成内容是人工自然辩证发展的结果,交汇着科学和技术,交汇着人、自然和社会,展现着丰富复杂的多重内容”。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性并且具备能动性。陕西永寿县和三原县窑洞村落位于渭北高原传统民居区域,这一带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气候凉爽而干燥,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木材资源匮乏。人们在此挖掘了掩于地下的下沉式窑洞,利用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而不是强加于自然,对其地域形成绝对控制。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挖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在四壁挖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在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基础上,将挖掘深度定为6-8米,土层具备保温隔热的作用,窑洞内部空间便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效应。在这里,生土窑洞的院子、土坯都是用生土夯打或土坯砌筑的,当地居民利用灰砖对窑脸及披水挑檐精心设计,整个村庄坐落在地下,并且融于大地色彩之中,充分体现了敦厚朴实的景观特色。在空间组合上也保持了北方传统四合院格局,有厨房和贮存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人类通过了解自然环境的自我组织性和能动性,在极大节约自然资本的前提下,造就了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人居环境的形成也就产生了对自然的影响,而在影响之余使得人居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了边缘带。窑居村落也存在这样模糊的空间地带,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处理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应,也遵循边缘效应的生态性。下沉式窑洞的窑顶一般都碾平压光,形成窑口向四周降低的地势,以利于排水,并做打谷和晒谷场,形成了一个公共空间。而在这个公共空间的周边便是与自然植被形成的边缘地带,为保留边缘地带生态的多样性,人们没有圈地为界,而是自然过渡,形成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无界共存自然化的特殊景观。下沉式窑洞入口布置方式各有不同,从平面布置上分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这是由于当地居民对自然辩证法的遵循,在有植被影响入口设计的情况下,为避让植物而形成不同类型。由地面下到院落,步入坡道曲折变化,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了明暗、节奏的对比变化。这样的边缘地带处理也造就下沉式窑洞独特的景观。下沉式院落的空间感也十分强烈,院落内不仅种植果木花卉,加之还用砖石等材料装饰窑洞洞口,从而使小环境变得幽静宜人。整个地上与地下景观形成了自然的呼应,窑院景观也在对自然辩证法的遵循基础上形成了生态的多样性。

二、科学技术观之于渭北窑洞景观

景观是人类情感思想在大地上的物理化呈现。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景观设计实现的途径。渭北高原下沉式窑洞的形成,体现着当地居民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界较小影响的改造。土炕、灶台及烟囱形成了窑院中独特的排烟系统,出水井与渗水井组成了上下水系统。这些都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对窑院中生活功能的解决,也创造了黄土地上特有的人文景观。在窑洞里,人们用夯土做土炕和灶台,将排烟管道埋设于窑壁中,使窑壁看来更为统一,而排烟口则不像中原地区的房屋置于屋顶之上,而是含蓄地隐藏于窑壁中。在空气动力学的验证下,窑院的气流是向上的,这样无论是炕还是灶台所产生的烟就很容易被排出,以至于形成了人在平地、袅袅炊烟缓缓直上、却不见房屋的人文景观。由于地处渭北高原地区,雨水不丰富,窑院居民的饮水变成这一地区的重要问题。人们挖地建房,使得更为接近地下水资源,开凿水井也更为方便。在上水系统解决的情况下,人们掌握了地下水循环原理,就地开凿出另外一个井,其功能主要用于渗水。出水与渗水的解决造就了可持续性的上下水系统,也凸显了科学技术在自然改造中的作用,而这一切人类智慧的物化结晶都是其人文景观的一部分。随着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科学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对于眼前苍老的窑院景观环境,怎样合理规划,对原有景观要素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达到人的改造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协同进化则是当务之急。

三、自然而辨证的渭北窑洞景观诉求

辨证思维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既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事物不利的一面。渭北高原的窑洞民居相信也是当地居民认真考证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许会问自身的生存所产生的对自然的影响是否具有较大的破坏性?这样的改造方法是否适合人类本身的居住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方面我们得到生存,一方面我们破坏了自然,而怎样的方法可以弥补自然资本的损耗?这些问题都遵循着自然辩证法中核心思想,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窑洞建造和景观环境的布置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一种与自然作用和谐共存的方式,它包含了环境处理与自然作用的方方面面。在对渭北高原地区窑洞的重新审视中,我们看到了民间的能工巧匠对窑院景观的处理进行了全面的衡量。无论是整体窑洞所采用的黄土,还是窑院的各种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布置,都体现着当地匠人对黄土地的情感。窑洞的窑脸是窑院中主要装饰部分,反映出拱形结构的特征和门窗的装饰艺术。简朴的耙纹装饰、草泥抹面、砖石砌筑窑脸,木构架的檐廊装饰都是其装饰的主要手法。护崖墙、女儿墙也是装饰的重要部位。窑洞的女儿墙是防止窑顶人畜跌落的维护结构,大多用土坯或砖砌成花墙。辩证观的要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看待窑洞景观的同时,为合理改造窑洞景观环境,和谐处理改造活动与自然环境提供了必要的方法。现在的窑洞已是苍老不堪,它的问题出现在于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占地面积大、采光不足、上下水处理难题、抗震性不够都成为其结合自然发展的弊端,眼前我们不要过多地批评,而是需要设计者站出来,利用窑洞自身的优点,改善不足,造就一个新的适合时代需求的窑院。

四、结论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第6篇

坑道式防护工程是在山体中采用暗挖方法构筑的工程,通常构筑在较肥厚的岩体中,岩石覆盖层随进入距离的增大不断增厚,坚实的自然岩层抗御杀伤武器特别是大口径常规武器有良好的防护能力。坑道式防护工程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特殊工程,一方面利用自然岩层防御武器破坏,利用自然植被进行伪装,另一方面通过对口部等的改造,使其具备抵御预定杀伤性武器破坏的能力,使其能够通过伪装进行隐蔽。生态自然观理论告诉我们,在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自然界始终处于优先地位。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维系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防护工程设计中,应充分把握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使设计既符合作为人的内在尺度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需要,又符合作为人的活动的外在尺度的客观自然规律,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按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进行坑道式防护工程设计,首先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原有的自然条件,尽可能不要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防护设计中,使洞室的走向顺着山脊,最大限度增加洞室顶部防护层厚度,这样可以减少作用在工程衬砌上的武器荷载,使工程尽早进入静荷重段,使工事具备一定的抗力储备,在高于设计抗力的要求下也不一定破坏。其次,在设计理念上,要考虑到如何使人工自然(即防护工程)更贴近天然自然,这样,不仅能减少对天然自然的破坏,而且还能提高工程的防护能力,特别是伪装能力。在出入口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地物、地貌、植物进行伪装,可使得伪装符合实际情况,逼真而无明显破绽。合理利用地形的遮蔽性能能保障防光学侦察和良好隐蔽,甚至能获得对红外辐射侦察和雷达侦察的隐蔽效果,合理利用地形的景观性能则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目标对光学侦察的显著性,减少实施人工伪装技术的难度;合理利用植物可隐蔽目标、降低目标显著性。为此,在进行坑道式防护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认识自然界是第一位的,认识并充分利用原有自然物,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不要粗暴地对自然进行大肆破坏建设,比如无规则大面积的开挖,工程废料的随意处理,随便堆弃等。

二、坚持科学精神,在防护工程设计中既尊重规律,又勇于创新

防护工程既是充分利用天然自然在未来战争中的防护作用;更是设计建造新的人造自然———防护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在军事上的运用,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转向信息化战争,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特别是先进的空袭武器装备,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将成为主要的作战样式。防护工程如何应对高科技条件下战争,真正起到防护作用?首先,要探索、掌握现代战争规律及现代战争武器的性能、特点,掌握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的原理及其编制依据,从而针对具体的防护工程进行相应调整,必要时还应进行试验检验,只有这样,设计建造出来的防护工程才能经得起未来战争的考验,才能在实现战备效益的前提下,节省造价。因此,作为防护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真务实精神,科学追求的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在设计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创新精神;有条理的批判精神,也就是有理性的怀疑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在不同的设计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理论不断发展。作为防护工程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标准,在近几年都经历了较大调整。其中,防护设计由防核武器破坏为主转变为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破坏并重,强调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隔震规范的计算原理和参数都进行了全新调整,同时新增了伪装设计、智能设计等内容。在进行防护工程设计时,需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辩证发展地看待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标准,需要认识到规范、标准是随历史发展而变化发展的,规范、标准中的计算方法等是有条件限制的。同时,因防护工程学科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与防护工程相关的实验数据、理论研究尚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工程设计,是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现有规范、标准的。笔者参与防护设计的某防护工程,因地质条件较差,为V类围岩,工程主体部分防护层厚度近百米,现有规范对这种地质情况的计算理论及方法尚不完善,仅近似地按碎石土中地道、坑道式防护工程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完全依据规范的计算方法的情况下,计算结果得出荷载均较大,基本没有体现空气冲击波在防护层中的衰减,计算出的衬砌厚度在1米至2米之间。后经专家对现行规范、标准进行讨论,认为现行人防规范、标准中提供的卸荷拱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浅埋工程,对坑道、地道等深埋工程不适用,专家建议此处采用或借鉴其他公式计算。经分析计算比较后,《美国空军设计手册》提供的计算方法只考虑空间散射所造成的衰减,计算出来的峰值压力比较合理。因此,防护设计采用了《美国空军设计手册》的计算结果,荷载得到了降低,衬砌厚度降低到1米以下。工程在保证战备功能的情况下,节省了造价,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其次,还要勇于创新,在防护工程设计时要有前瞻性。防护工程主要是为今后几年至几十年的战争准备的,而武器技术、作战样式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必定有各种显著的变化,防护工程的设计理论、工程材料、工程技术也必定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发展。如何保证依据现行规范设计建造的防护工程,在建成后的若干年内均能够发挥战备作用呢?

首先,作为防护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用运动的观点认识客观世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创新、不断变化发展的,工程本身也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防护设计人员对作战样式的变化及工程将来的变化应有前瞻性,知道工程将来可能需要承担的任务,在设计中考虑到将来的要求。其次,在工程前期选址中,尽量选择岩质较好、防护层较厚的山体,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建设的造价,同时因工程主体处于静荷重的山体中,在抗力要求提高的情况下,可以不做改动或者只是对口部进行处理,就可以满足更高抗力的要求。然后,在工程设计阶段,一方面充分利用山脊等自然条件增加防护层厚度,同时在不增加造价或只增加少量造价的前提下,增加抗力储备。另一方面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同时便于将来的加固改造。设计中做好防排水处理,保证围岩及衬砌不会因为地下水的长期作用而受到影响。最后,在工程建成后,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在防护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变化调整的时候,及时复核原设计是否满足新规范、新标准,对不满足的部分,及时进行加固改造。在防护工程设计中,坚持科学精神,立足客观条件,探索战争规律,尊重工程规律,勇于创新,统筹考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战争形态,工程自身的战略及战术作用,以及工程建设维护代价,既可以充分挖掘战备效益,又可以以最低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战备效益。

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防护工程的设计质量

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他们又有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认知范畴,一般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实践范畴,总体是可预见的。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和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即是工艺学,是具体运用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技术运用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防护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防护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运用好现有科学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的运用,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防护工程设计的时间周期、图纸复杂程度,都较以前有了更高的要求,按以前的手工作图、完全手工计算,已不能满足要求。AutoCAD等绘图软件以其简单易用、易修改、可重用、准确真实和易存储传输的特点已成为防护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在防护工程设计中,需要完成大量的计算工作,手算易错且工作量大。MathCAD软件编程因其与手算过程相同,且简单易用,笔者在开始防护工程结构计算前,使用MathCAD软件编制了一系列的计算程序,可分别完成防护工程设计中的荷载、弯矩、配筋等的计算,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计算准确性,减少了设计周期,同时计算部分的修改及调整也变得非常容易。另一方面,是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的运用。防护工程的施工技术伴随着大量地下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发展,施工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防护工程的建设。在防护工程设计时,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又要注意不能设计现有技术、设备无法施工的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先进的技术及机械得到运用,从而使得工程造价得到降低,施工安全有了保障,施工效率得到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防护工程设计完毕后,还要按照现代技术规范的要求再进行技术评估、验证,以及按照现代技术要求组织实施。采用科学的方法,预先从各个方面系统地对相关技术的利弊得失进行综合评价。从政治、军事、经济、生态环境、技术等各个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方面对技术正负效应做出全面评价,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评估者对技术预测所形成的各种方案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估。比如现阶段,在施工工艺、技术选择上,坑道式防护工程施工普遍采用新奥法、钻爆法、盾构法、浅埋暗挖法。同时,光面爆破技术使洞室超挖及塌方得到减少,超前导管、钢拱架支撑等技术使得软岩中的大跨度结构施工有了可能。掘进机施工已具有较高的水平,部分工程已经使用。但同时需要注意到,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施工机械化、施工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还需加强。在进行技术评估时,不同的施工工艺、技术选择必定导致工程质量、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同,通过技术评估、验证后,才能得到最优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四、结语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第7篇

现在,在我国自然辩证法界许多人可能已经意识到,技术与经济的研究,特别是其中的技术创新的研究是一个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但是,自然辩证法界为什么要开展技术与经济的研究?对此问题似乎还无人作过认真的思考。这里试给出如下三个方面的理由。

首先,这是面向现实的需要。诚如吴国盛先生在其“试论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所说,我国自然辩证法界有一个传统的研究取向,就是注重研究社会经济等现实问题。[(1)]如粮食问题、农业问题、持续发展问题、甚至南水北调问题等。即使是科学史那样的几乎与实际无关的学科也试图作一些科学社会史研究,以便与社会发生关联。而八十年代兴起的科学社会学热则更是出自这种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取向,从自然辩证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也可反映出来,而且是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来。本来,恩格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创建的自然辩证法只不过是一种自然哲学或自然科学中的哲学理论,并不研究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而在我国解放后于1956年制订的第一个自然辩证法研究规划《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12年(1956~1967)研究规划草案》中则把“作为社会现象的自然科学”也作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一个内容,其中就包括自然科学同生产、技术的关系以及同其他社会因素如政治、宗教等的关系,而按照当时参与制订该规划的许良英先生的看法,这就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科学、技术与社会”。[(2)]虽然这个研究内容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从粉碎“”以后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新的兴趣点的变迁情况来看,大致经历了从传统的三大块即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到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再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直至近年来出现的技术与经济研究这样的一个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研究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的取向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说,技术与经济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前几年比较热门的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必然的延伸、发展或深入。

其次,自然辩证法要研究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但现在的研究范式又面临困难,这也要求转移研究重心和切入点,寻找合适的新范式。先来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这类研究大多是问题导向的研究,常常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并没有统一的范式。对于解决具体问题来说,这类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对于研究本身来说,往往是各谈各的问题、各有各的观点和分析方法,相互之间无甚联系,因而也就缺乏积累性、继承性和进步性。这恐怕正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多年来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再来看科学社会学,本来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社会学应该可以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范式。但是,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局限于科学家小社会的一些问题,如科学家的行为规范、科学奖励系统和科学界的分层等等,而对科学家小社会与整个大社会的互动关系则很少涉及,即使有所涉及也并不深入、很不系统。事实上,这也是由科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应该承认,总的来说与技术相比科学活动更具相对独立性,即后者与大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不如前者那样强。虽然在大科学的时代情况有所变化,但即便如此,我们所说的大科学中相当一部分实属技术。因此,要想更多、更直接、更有效地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必须将研究对象转向技术。而在研究技术与社会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时首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关系最密切、作用最强的技术与经济的问题。

这里顺便再讨论一下吴国盛先生在前引文中的一些观点。他指出,只存在作为事业和作为理论的自然辩证法,而没有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原因是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事实上它不是一个学科而是多个学科和多种研究的简称(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可把自然辩证法广义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研究,这里的研究是多方位的研究,如哲学的、社会学的、乃至经济学的等,因而是复数,对应的英文studies比较能表达这一意思。这种理解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这样,也就为在自然辩证法的名义下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一系列新学科作了某种辩护。在这一点上,我们比较赞同他的观点。但是,接着他又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作为自然辩证法事业应该大力支持发展的四大重点学科,则就显得有点狭窄了。因为他把技术全然排除在外,同时也就将技术与经济的研究排除在外。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按现在把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定为哲学(自然辩证法专业的学位是哲学学位),那末它只应包括自然哲学和科技哲学以及作为其基础的自然史和科技史。既然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可以把性质属于社会学的科学社会学作为重点学科加以发展,为什么不把技术社会学(近年来在国外发展很快)和技术与经济的研究(下文将谈到其基本范式是技术变迁经济学)包括进去呢?而且,据吴分析,社会学研究注重实证,有现实意义,哲学研究要求思辨能力,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因而搞哲学的人越来越少,搞社会学的越来越多,这是必然规律。[(1)]那末,按照这种逻辑,关于技术与经济的研究,必将成为自然辩证法事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的发展方向。

最后,在我国关于技术与经济的研究有必要由自然辩证法界来参与,还在于如下一个“国情”:我国的主流经济学者由于其学科背景的原因而缺少对技术本身的了解(不象西方经济学家,如斯坦福大学的NathanRosenberg长期潜心研究技术,按他自己的说法,已成了业余的技术史专家),因而很少有人关注或从事这一研究;经济学界关注或从事这一研究的一些学者大多属于技术经济的范式,而技术经济主要是关于工程或技术项目的经济评价问题,当然还有一些技术创新管理学者的研究也与此有关,但多侧重于企业中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这就造成了技术与经济的理论研究上的相对薄弱。而理论研究恰恰正是自然辩证法学者的特长。进一步讲,那些原先从事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学者则更是具备了丰富的关于科技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科技的本质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在这些方面比经济学者更具优势。这也是我国自然辩证法界为什么要参与技术与经济研究的一个理由,也可以说是对自然辩证法界开展技术与经济研究的合法地位的一种辩护。

二、技术与经济研究的基本范式是技术变迁经济学

如前所述,近年来在自然辩证法界已经出现了不少有关技术与经济的研究,而且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因此预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产生出来,这种方兴未艾的趋势当然是令人欣喜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一研究的现状也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公认的、统一的范式来指导这一研究。相当一部分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其质量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许多所谓理论研究常常让人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感,就是既不以前人为基础又不会有后人来继承,不理会应有的基本范式,自说自话凭空发明创造;而许多所谓经验研究则往往成了从经验到经验、从数据到数据的调研报告或统计报告,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实在无学术性可言。这种状况长此下去必将有害于这一研究的健康和顺利的发展,就象上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一样。就此而言,也就难怪这一研究没有被纳入吴的重点发展学科之列了。

然而,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相比,技术与经济研究的情况本应该有所不同。前者是由于其研究范围如此之广泛以致不可能有一个单一的学科为其提供统一的基本范式;而后者的研究范围是明确界定的,即技术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其研究角度也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因而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个统一的基本范式。

其实,在西方现在已经有一门发展正趋于成熟的学科,可以为技术与经济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范式或框架。这门学科叫做技术变迁经济学(theeconomicsoftechmologicalchange),有时也按其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来称呼而叫做技术创新经济学(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它的奠基者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他后期移居美国并于1950年卒于美国),因为尽管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对此也提出过一些有见地的看法,但都是零碎的。如果从熊彼特1912年出版他的以创新概念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3)]一书算起,到现在这门学科已有八十五年的历史,远比科学社会学的历史要长(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发表他的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已是1938年了)。熊彼特的这部著作,再加上他于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4)]和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5)],合起来可以被视为奠定了技术变迁经济学基础的三部曲。在这三部著作中,技术变迁无论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短期的不稳性还是在说明它的动态的长期行为方面都起着核心的作用。可惜,熊彼特的这些开创性工作并未引起他的同时代经济学家的重视。其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发表这三部著作的时机不佳:第一部发表于1912年,当时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家还专注于在静态分析框架之下说明资源的最优配置原理;第二部发表于1939年,恰好在凯恩斯发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之后不久,当时西方经济学界的注意力显然都集中在后者;第三部发表于1942年,则可能是被正在进行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淹没了。不过,更为根本的原因恐怕还得从熊彼特理论本身去寻找。如熊彼特比较强调创新决策的非理性成分,即依赖于他所说的具有超凡魅力的社会领袖人物,又如他比较强调(后期有所改变)发明活动的外生性质。这些观点都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就是技术创新活动是难以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的。所以,在熊彼特生前这一领域几乎是由他一人唱独角戏,因为也只有他才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学家而具备社会科学综合大师的学识。

由于上述原因,熊彼特的理论直到他死后才产生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始于五十年代中期的熊彼特复兴就证明了这一点。当然,熊彼特的复兴还有其客观原因。这就是产生于本世纪初的一个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福特式大量生产方式发展到那时已进入它的鼎盛阶段[(6)],整个西方经济因此而普遍繁荣,从而使更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那时也已积累了大量的证据说明技术变迁的决定力量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的,而决不是什么外生变量,因而完全可以直接地作经济学分析。后来的事实表明,经济分析无论在解释技术变迁的原因还是后果方面都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这样,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技术变迁经济学先是在美国,以后又在欧洲,再在日本等国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其中,七十年代之前可以称为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基本上是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技术及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大多为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索洛用总量生产函数的方法对技术变迁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所作的定量研究。[(7)]这里,生产函数的概念是典型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中的一个概念,它表示在均衡状态下投入与产出的一种关系,可见生产函数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因此,这一阶段的技术变迁经济学研究常常出现这样的矛盾,即用静态的方法来分析动态的问题,从而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现在反思起来,这种状况也与其创始者熊彼特有关,事实上熊彼特本人并没有提供一套有效的解决技术经济动态问题的方法,他的贡献是提出了要研究动态的问题而并未建立有效的研究动态问题的方法,他自己所使用的方法也多半是静态的方法,如生产函数法。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他把创新简单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4)]),P.87)就此而言,熊彼特应该对上述困境负责,在一定意义上他起了误导的作用。所以,这个时期虽然复兴了熊彼特对技术变迁(创新)的研究,但却丢掉了熊彼特理论的精髓——强调技术经济问题的动态性。这种局面,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得到扭转,从此进入着重以动态的进化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技术的变迁及其与经济变迁的关系等问题的阶段,这一阶段也因此而被称为新熊彼特主义发展阶段。其标志是纳尔逊和温特于1977年发表的一篇有重大影响的论文,这篇名为“寻找有效的创新理论”[(8)]的论文为这个阶段的许多研究制定了日程。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指出创新的某些基本特性对主流经济理论构成了挑战。如创新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新古典理论中有关理性的利润最大化行为的某些核心假说是站不住脚的;又如系统的演化的特性是非均衡或多重均衡,而不是如主流理论所认为的一般均衡,(9)]等等。为此,必须对新古典理论的某些核心假说进行修正,并且寻找合适的动态方法来分析技术与经济变迁问题。纳尔逊和温特他们自己于1982年出版的《经济变迁的进化理论》[(10)]就是一次初步的但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后来,又有人提出了自组织理论方法和非线性随机过程方法等动态方法,关于后者我写过一篇短文可供参阅。[(11)]总之,技术变迁经济学目前已进入对主流经济理论进行全面批判并试图提出新的替论的初步框架的时候。[(12)]对此,我国学者一方面应该加紧学习,另一方面也应该积极参与,并且在尚未建立自己的理论之前先以此作为基本的范式或框架来研究我国的技术与经济问题,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于自己的理论。

三、在当前自然辩证法界值得研究的三大技术与经济问题

根据自然辩证法学者的优势和特长,同时也结合技术与经济研究本身应考虑的经验基础、理论建构和技术与其他影响经济变迁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试提出以下三大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大课题是作为技术与经济研究之经验基础的技术经济史的研究。现在,在自然辩证法界有不少技术与经济问题的研究者在做各种有关我国技术与经济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但却很少见到对历史上的技术与经济问题(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的详细研究。事实上,技术与经济研究的经验事实更多地是来自于历史,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历史事件反而可以看得更清楚、更透彻、也更易于作客观的分析评价。如三峡工程这样的技术经济问题,现在确实很难做到客观地研究和评价,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当然现实问题也并非不能研究,如前所述技术经济和技术创新管理学者就是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相比之下,这是他们的特长。而自然辩证法学者的特长则在于研究历史,本来他们之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在研究科技史,只要进一步把视野拓宽,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历史是非常自然的延伸,当然难度要大得多。所以,我们认为自然辩证法界开展技术与经济研究的第一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可替代的)课题是技术经济史的研究。技术经济史(对应的英文可叫做theeconomichistoryoftechnology)这个名称在我国可能还是非常陌生的,即使是在国外专门的技术经济史著作也相当鲜见,常见的只有一些论文(论文集)[(13)]或作为技术变迁(创新)经济学者著作中的一个章节[(14)](但也均未用技术经济史的名称),不过它们仍可以供我们研究时参考。技术经济史对于技术与经济(或技术变迁经济学)的重要性,就象大家熟悉的科学社会史对于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思想史对于科学哲学的重要性一样,这里不再多加论述了。

第二大课题是技术与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亦即技术变迁经济学的研究。如前如述,自然辩证法学者以理论研究见长,而且大部分具备坚实的科技史和科技哲学基础以及一定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包括工程技术)基础,这就决定了我国自然辩证法学者在学习引进和批判吸收西方技术变迁经济学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也应该在理论上作出自己的贡献。这里,我举三个例子分别说明历史、哲学和数理基础对于技术与经济的理论研究的帮助。第一个例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罗森堡教授,他就是通过长期潜心于技术史(或技术经济史)研究而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技术变迁经济学的理论见解的,如关于技术变迁方向的理论中他提出相互依赖的技术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即“技术不平衡”(technologicalimbalance)作为诱导技术朝某一方向变化的“诱导机制”(inducementmechanism)的理论,以及现在在技术变迁经济学中经常与“干中学”(learningbydoing)并用的“用中学”(learningbyusing)这一概念,都是他根据大量技术史的研究而提出来的。[(13)]第二个例子是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经济学家多西教授,他在意大利读大学时开始是学哲学的,后来去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留学转而学习经济,并在该校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PolicyResearchUnit,简称SPRU,是欧洲研究技术变迁经济学的中心)所长弗里曼教授的影响下完成了有关技术变迁经济学方面的博士论文,他后来在这一领域的一个影响很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技术范式”(technologicalparadigm)的概念[(15)],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科学哲学基础,具体来讲就是他对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中的“范式”概念的理解。第三个例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圣菲研究所(SantaFeInstitute,设在新墨西哥州的圣菲市,是一个关于复杂性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所)的经济学家1990年度熊彼特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教授,他大学阶段学的是电机工程,研究生阶段又获得了运筹学、经济学和数学等多种学位,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自八十年代起他和他的合作者发展出一种新的动态数学工具——非线性波利亚过程方法(nonlinearPolyaprocess),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某些技术变迁过程如不同技术之间的竞争过程,[(16)]这是近年来技术变迁经济学理论的形式化方面一个令人瞩目的新发展。以上三个例子说明历史、哲学和数理基础对于从事技术与经济的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而具备这三方面基础的人才在自然辩证法界大有人在,可以说在我国还没有哪一个专业、学科或研究领域能找出更多的具备这三方面基础的人才。因此,开展技术与经济的理论研究对自然辩证法界是非常合适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可替代的。新晨

第三大课题是研究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及其对整个经济变迁的作用。这一研究实际上是要把原先对技术与经济的二元关系的研究拓展为对技术、制度和经济的三元关系的研究,为什么要作这种拓展呢?首先是因为技术变迁与经济变迁的研究本身已经揭示出单纯用技术变迁还不能完全说明经济变迁,技术变迁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变迁的配合才能推动经济变迁;其次是因为制度变迁经济学的研究也已表明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变迁的重要性;最后是因为目前的现状恰恰是技术变迁经济学与制度变迁经济学的研究即使在其发源地西方也基本上处于分离的状态,对此制度变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在他的诺贝尔演讲中也已承认。[(17)]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注重综合利用技术变迁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经济学已有的成果来研究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和关系及其对经济变迁的作用的问题,如果能够真正发挥综合的创造性作用,瞄准这一研究方向也许正是我们取得成功从而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的一条路子。下面举几个尚不多见的这种综合研究的例子以供参考。一是在研究技术变迁与经济变迁的关系时把制度变迁也考虑进去,如委内瑞拉女学者佩雷兹就是在多西的仅考虑技术因素的“技术范式”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制度的因素从而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paradigm)这一重要概念的[(18)],这是一个融合了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概念,我认为也是目前技术变迁经济学者融合制度变迁因素而作出的最出色的成果。二是把对技术变迁的研究成果用于对制度变迁的分析,如诺斯在他的近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9)]中就吸收了阿瑟提出的路径依赖的思想[(16)]来分析制度变迁的过程,从而大大深化和完善了他的制度变迁理论。目前,诸如此类的综合研究还非常之少,总的来说技术变迁经济学与制度变迁经济学还处于分离的状态。在我国的制度分析经济学者正忙于引进学习西方制度变迁经济学及将其用于分析我国自己现实的制度变迁问题而无暇顾及技术变迁经济学及其与制度变迁经济学的整合时,整合的工作也就历史地落在了自然辩证法学者的身上。这对于我国自然辩证法界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愿有志者勇敢地迎接这一挑战、果断地抓住这一机遇。

参考文献

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第8篇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本着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亲身实践相结合、掌握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并考虑到医学七年制学生基本是理科专业背景,哲学背景知识相对比较缺乏的现实,尤其是针对自然辩证法理论学时过多而实践教学缺失的问题,我们教研室经过多次集体探讨,并以我们多年在医学高等院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制定了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方案。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初衷就是要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同时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和加强课程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总之,通过强化实践,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得以加深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也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科学抽象能力、整体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目的。

2.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进行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根本要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把总学时分割为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活动两个部分,专门留出了一部分学时以充分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落实。具体来讲,首先从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课题,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从学生本身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实践要求,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从现有能够进行实践活动的实际条件出发,设计出具体的实践活动范围,努力做到物尽其用;最后,从教学经费紧缺的实际出发,坚持经济实践原则,力求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就地取材,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根据上述思想,我们开展了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具体实施措施。在总学时中留出6-9学时的时间,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选取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题目展开调查研究,最终获得有建设性意见的结果,并以调研报告和论文等形式提交成果或对调研内容以讲课的方式进行汇报,最后由老师统一点评。整个实施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这种方式既是对个体综合能力进行锻炼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实践活动不仅仅限于社会调研一种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积极地探索了其他一些方式。

4.实践活动的效果简析。七年制自然辩证法的教学改革已经持续了三年时间,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每年具体的设计思路都不尽相同,下面对这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简单总结。

(1)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进行社会调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的调查研究方向,让学生围绕这个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比如根据目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和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突出的现实,提出了“结合教材有关原理和本地区实际谈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具有相当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主题,并且按照班级学生不同的生源地,将小组分为西北组、东北组、华南组、西南组、华东组、中南组、华北组等实践活动小组,由于有些班级重庆和四川的学生较多,所以又专门成立了重庆组和四川组,或将他们进行了分流。在分组的时候,打破了原有班级的建制,进行了实质性的有机组合,从而增强了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并且培养他们之间的协作精神。根据笔者的抽样调查,每一实践活动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进行了分工协作:有些同学专门搜集素材;有些同学整理材料;有些同学制作PPT;最后再确定人选进行汇报。最后汇报时学生的表现完全超出了预想的结果,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在两周的时间里搜集了大量的材料,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并且进行了一定的社会调查。由于条件限制,真正进行调查的地域一般选择在学校、大学城周围、本市或附近郊县,虽然地域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也反映出学生对自己最熟悉的生存环境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学生将调查研究结果制成的PPT内容详实、逻辑严密、结构统一;不仅如此,绝大多数PPT的制作相当精美,甚至达到了专业艺术院校的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调查小组不仅发现了问题,而且从细微处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可行方案。具体汇报的同学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表达流畅、仪态大方,表现出了很高的素养。有些班级还以小品、高端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汇报,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活力。在看完学生的汇报以后非常感慨,我们认为即使和一些综合大学文科专业的学生相比我们一些学生也毫不逊色。但是,调研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践的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受到经费和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许多班级真正意义上的调查活动还没有完全展开,调研活动的基础还是以阅读文献和自己以往的直观生活感受为基础,已经进行的社会调查也基本围绕目前生活的区域展开,所研究的问题不具有代表性。二是不同班级之间存在差异。经过对比,发现同样的调研活动不同班级的表现彼此不同,整体感受是诸如临床医学等专业,不管是平时的课堂表现还是最后的实践活动,表现都相当突出,综合素质很高;而有些专业平时表现非常好,但实践活动相对有所欠缺;还有一些专业平时上课表现一般,但是实践活动表现不错。这些现象一方面反映出有些班级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待提高;有些班级的实践能力还应加强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对教师因材施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引导学生读原著———创设领会相关知识体系的平台。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我们让学生阅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原著以及波普、库恩、拉卡托斯等人的一些重要科技哲学著作,以使学生尽可能地体验这些著作出现的历史背景、社会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深刻地理解这些经典著作的内涵,读书活动结束后学生要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汇报心得体会,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阅读原著后所达到的理解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联系学生思想中困惑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阅读一些经典著作,创造有利于学生把握相关知识体系的原发式场境和氛围,从而可以搭建起学生感受相关知识体系的体验式平台,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深化对相关知识体系的理解。由于许多原著学生不易马上理解,一方面让学生坚持反复多次地阅读原著,另一方面经常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把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显现出来。为了达到此目的,在课堂上拿出少量学时,围绕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专门和学生进行谈话式的交流,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还积极地采用了多维度的交往方式,交往不止于课堂和课间,在课后还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甚至博客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多维度交往方式优化了交往关系,从而提高了交往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激活了他们的学习激情,深化了对相关知识体系精髓和内涵的理解,从而使一些学生以往对自然辩证法的消极看法也得到了改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著的实践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阅读原著并不感兴趣,只是以应付差事的态度去草草阅读,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这一方面反映出功利主义思想对一些学生还是有相当的影响,部分学生只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确对待学习;另外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在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将原著的主要内容脉络化,浅显易懂地讲出基本内容,然后再找到相应的切入点等方面还需要加以改进。

(3)结合教材知识点和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相应的实践。自然辩证法课程一般在研究生层面开设,而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研究生在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后要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对七年制的学生而言,进行这种训练尤为有必要。因此,有意识地让一些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的班级在实践课内进行科研选题等方面的训练。当然,科研选题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科研选题的程序原则,并不意味着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达到科研选题的要求,而且即使是训练,学生在实践课时外也需要做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但是,部分学生还是在科研选题的训练中脱颖而出,有些同学围绕器官移植、安乐死、辅助生殖技术等生命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哲学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能从多个方面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刻的、综合性的认识,如影像专业的学生就用哲学思维探讨了医疗影像技术、CT扫描等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显示出一些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宏阔的视阈,能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深入的分析具体问题。但是,科研选题等训练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从创新性、前沿性的角度来看还存在相当距离,大多只是在重复以往已经出现的问题。这表明一些研究生无论在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思维的创新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一些研究生还把研究生学习阶段仅仅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再学习过程,根本没有主动从事科研的意识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还基本没有超越本科阶段,这些问题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加以积极的应对。

理论教学的改革

实践环节的增加要求必须要重构原有的教学体系。总的来讲,我们以国家统编教材为基础再结合实践教学的需要重构了教学体系。因为凸显实践教学并不意味着理论教学不重要,相反,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体现了课程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教学方式的探索。首先,由于实践内容的增加,课时发生变化,因而原有的教学内容以模块形式进行讲述,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内容的统一性,又保证了前后内容的连贯性。其次,理论讲述改变了原来完全靠老师讲述的方式,适当增加了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因为讲好一门课,真正能打动学生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共融是讲好课的根本[1]。通过师生真正的心灵沟通与对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显现出来;教师也可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素质[2]。最后,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多媒体的制作质量以增强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兴趣。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抽象的内容通过一些直观易懂的方式讲授出来,如通过一些艺术作品来说明思维方式对实践活动的重要影响,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传统的中国名画和西方名画,然后讲述渗透在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不同哲学思维,在学生产生兴趣后,再将学生注意力转引到不同哲学思维对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上来。从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理论教学改革后学生课堂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课堂教学改革着眼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教师有意识地开发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采取了多种模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和课堂互动,绝大多数学生对授课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并且积极参与了互动,课堂气氛相对以往更为活跃。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许多授课班级学生数量比较多,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征以做到因材施教以及科学、准确地评估教学效果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当然,学校教学管理等有关部门也应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条件,教学改革的成效才能最大程度地显示出来。

考试方式的改革

友情链接